TXT小说下载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七六一章 登陆纽西兰

第七六一章 登陆纽西兰

最新网址:www.sjwx.la
    在这场北澳的这场规模不大的伏击战之前。

    纽西兰的周边海域以及陆地之上早就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了。

    杜德生的舰队在库克群岛发现了两艘嘤国人的风帆巡洋舰,并且将其击沉。

    舰队中带着高速护卫舰,只要南洋水师找到敌人基本上就不会放跑对方。

    后来又在皮特凯恩群岛发现了一艘嘤军的护卫舰。

    接下来他们就转向纽西兰方向。

    远航对于南洋水师也是一种挑战。要不是运输舰上带着足够的煤炭,几艘江河级护卫舰早就要趴窝了。

    就这样,这几艘护卫舰回去之后也是铁定要回到船厂来大保养。

    可是在纽西兰这里他们并没有找到嘤国人剩余的舰船。

    杜德生采取了参谋的建议,对纽西兰的海岸进行了袭扰。

    他的舰队没有多少陆战队,没有办法大规模登陆作战。

    不过舰队每艘船上配备的陆战队加起来也有千把人。

    再加上一些水兵也可以组织起来,弄个两千人还是可以的。

    惠灵顿这样的大城,杜德生只能用炮火骚扰一下。但是岛上还有一些沿海的小镇。

    这些小镇或者是小渔村,人口只有几百到上千,全都是舰队可以轻易拿下的对象。

    果不其然,在受到袭击以后岛上的官员偷偷派出了快船向新南威尔士赶去。

    这正是南洋水师想要的。

    这样南洋水师就不需要再千里迢迢地赶到新南威尔士去寻找嘤国人剩余的舰船。

    杜德生带着舰队离开了北岛,在南岛的北部找到了一个海湾修整。

    这一等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偶尔能够看到北岛的小船过来监视探查情况。

    杜德生都让舰队不予理会。

    他自己还抽出空闲让舰队的人轮流上岸修整,他自己还带着战士们上岸去打猎。

    这岛上的风光壮烈秀美,让杜德生萌生出了在这里建一栋房子过退休生活的想法。

    嘤国人主要聚居在北岛。杜德生之前的袭击,让周围散居的人都聚集到了惠灵顿。

    这些人加上一些土着总人数有十几万人了。

    光靠南洋水师显然是拿不下来的。

    嘤国人以为自己的敌人就是这支复兴军的舰队。

    殊不知,真正的危险正在慢慢向他们靠近。

    南大洋上,一支东华有史以来最大的远征船队正顶着凌冽的西风带向纽西兰岛前进。

    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冬季。甲板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湿冷的海风横扫甲板,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几乎没人能够呆在甲板上。

    年轻的马拉多正在船舱中跟伙伴们打扑克牌。

    这是他们少有的娱乐方式。

    大家都是响应东华女王的号召去纽西兰征战的。

    这当然只是明面上的口号。实际上大家都是为了那战后能够分到的十五公顷土地。

    听说那纽西兰环境秀美,宜耕宜牧,是可以堪比潘帕斯草原的地方。

    马拉多家中有五个兄弟,其中有一人在之前跟东华的战争中死掉了。

    为此,马拉多将东华给恨上了。

    不过很快廷根联邦投降了,还加盟了东华帝国。

    帝国女王下令,在之前的那场战争中死去的人,无论属于哪一方。

    当初的征募者都要给予抚恤。

    马拉多的家中这才获得了一笔钱。

    全家人都对女王感恩戴德。年轻的马拉多总感觉怪怪的。

    这次珠穆女王在帝国的所有领地招募志愿兵出征嘤国人的纽西兰。

    这可是跟大嘤帝国战斗啊。要是以往,廷根联邦这些小国是绝对不敢的。

    但是自从嘤国人的加勒比舰队在麦哲伦海峡全军覆灭之后,南阿米利亚的这些国家也不是那么害怕大嘤帝国了。

    马拉多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他就是冲着那十五公顷的土地去的。

    女王他只是在出征之前才远远见过。确实高贵而美丽。

    但是没有十五公顷土地诱人。

    他们一家就只有几亩地,母亲种植一点土豆自己家中留着吃。

    父亲和兄弟几个都帮牧场主放牧。

    在廷根联邦,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属于那些大牧场主。很多地方明明都是荒地,也不允许穷人拿来种一颗土豆。

    在广袤的潘帕斯大草原上很多穷人连修建一块墓地的土地都没有。

    马拉多是被父母送去参加志愿军的。也许在他们看来用一个儿子换来十五公顷的土地非常划算。到时候全家人都可以搬迁过去。

    坐在马拉多边上的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名叫罗那多。他是一个拉丁和黑人的混血儿,他的母亲是一个奴隶。可能是他的父亲觉得将这样一个儿子送上战场很划算。

    最好是他战死了,那么他的命换回来的十五公顷土地就是家人的了。

    “马拉多,你准备怎么处理这十五公顷土地?”罗那多问道。

    马拉多是少数几个不歧视他的拉丁人。其他人都因为他肤色而排斥他。

    “当然要将其开辟成农场。拿出五公顷土地用来种土豆和玉米,还要中麦子的,这样家里就能吃上面包了。剩下的十公顷用来放牧,养殖绵羊,每年春天的时候剪羊毛,卖给那些商人,然后换回银币,那些银币我要装在精美的橡木箱子里,藏在我的床底下。”马拉多满怀期望地说道。

    “那你准备怎么办?”马拉多反问道。

    罗那多的黑脸上满是憧憬地道:“我要将我的母亲接过来,再给她买几个侍女,让她过上贵妇人一般的生活。”

    燃文

    ……

    “哈哈哈,两个异想天开的小子!”

    周围的人爆发出了一阵笑声。都被这两个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给逗乐了。

    到底是年轻人,不知道官府是最不可信的。

    说是每人十五公顷的土地,但是可没有说是什么样的土地。

    这十五公顷有可能是高山,有可能是草甸,有可能是林地。

    上好的,已经开垦成熟的耕地基本上是不可能拿出来分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活下去。

    他们都知道嘤国人打起仗来是很彪悍的。尤其是这些殖民地的移民。

    他们在当地镇压土着,手上早已经都沾满了鲜血。

    船只在海上行驶了一个多月,终于是来到了纽西兰岛。

    此时,杜德生已经消灭了嘤国人从新南威尔士赶回来的舰队。

    这是嘤国人进入太平洋的最后五艘战舰。

    他们得到了纽西兰的求救之后,毅然决然地赶了过来。

    也许是大嘤舰队心中的骄傲让他们不愿意退缩。

    海战就在库克海峡打响。

    事实上,杜德生就一直在等着嘤国人的舰队过来。

    他这一招叫攻敌之必救。

    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要想追击到敌人的舰队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此时可没有卫星,也没有雷达。

    南洋水师从夏威夷出发,辗转了近万海里才抓到三四艘敌人的战舰。

    再这样下去,敌人没有找到,他自己的舰队就要坚持不住了。

    所以他才赖在纽西兰这里不走。

    因为嘤国人是不可能放弃这里的。

    果不其然,嘤国人的舰队来了。

    海战的过程泛善可陈,嘤国确实表现出了他们老牌海军的勇气。但是双方之间毕竟力量悬殊较大。

    嘤军的失败早已是注定的。

    这次嘤国人几乎将自己在大西洋上的风帆战舰都派过来了。

    可以说他们是嘤国人最后的风帆舰队。

    战舰虽是老旧战舰,但是上面的军官却都是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

    加上之前麦哲伦海战、星加坡之战被围在港口俘虏的战舰,还有后来锡兰海战。

    嘤国人损失了大量有经验的海员和军官。

    整个大嘤舰队的整体素质都降低了一大截。

    在杜德生剿灭了嘤国人的舰队之后东华海军也赶到到了。

    因为嘤国人都聚集在了惠灵顿。

    东华舰队让志愿军在惠灵顿北边的怀卡奈小镇登陆。

    这里在之前就已经被南洋水师袭击过,早已经人去镇空。

    东华这次派来的军队成分复杂,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有将一万名华人、扶桑人,有两万左右拉丁人,还有两万多殷地安人。

    总人数达到了五万人。这比当初预想的要多一些。

    因为大家对这里的土地都太感兴趣了。

    以至于后来有很多人将这场战争称为“十五公顷之战”。

    废弃的怀卡奈小镇,多是一些带着尖顶的木制小屋。

    小镇的中心是一座被炮弹削去半边屋顶的教堂。

    海岸边是金黄色的沙滩,有粗壮原木做成的简易码头,这是镇上的居民出海打鱼所使用的。

    庞大的东华舰队正在将船上的东西一点点卸载下来。

    领军的军官准备将这里作为临时的指挥部。

    马拉多和罗那多跟着众人从船舷爬到小艇上,然后划到岸边,直接从沙滩上登陆。

    简易码头那里已经被货船所占据。

    他们俩被编入了一个拉丁人连队。

    这支远征军完全就是一支杂牌军。

    他们的训练有限,甚至是不同的人种之间都没办正常的交流。

    连长是一名拉丁人,但是还有一名副连长是一个会拉丁语的华人。

    像这样由一个种族组成的连队是基本的作战单元。

    每一个团都由来自不同种族的连队组成。

    两个年轻人登陆之后,还没有闲工夫留给他们休息。

    他们被按照联队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小镇上的房子不多,大都要作为存放物资的仓库。

    队伍里有一个团的东华正规军,此时正是这支军队担任小镇的警戒任务。

    那些登岸的志愿军更像是过来干活的民夫。

    罗那多和马拉多两人拉着一根长锯,正在对着一棵大树做抽拉运动。

    两个年轻人都很疲惫,乘了那么久的船,他们已经被折磨得精疲力尽了。

    “马拉多,我们是来打仗的吗?我怎么感觉我们是在做劳工啊?”罗那多一边有气无力地拉动着长锯一边抱怨道。

    “要我看,锯木头总比去打仗要好啊,至少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丢掉。”马拉多安慰道。

    “长官不是说了吗,晚上要想住在温暖的营房中就要自己动手,反正我是一分钟也不想呆在船上了。”马拉多继续说道。

    ……

    两人聊着天,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似乎这样能够缓解他们身上的疲劳。

    偷懒,他们是不敢偷懒的。

    不远处的一名拉丁人军官的手中一直拿着一根马鞭,那是为他们准备的。

    这年头管理志愿军,基本上都是靠鞭子抽打。

    这么多人在镇子里以及周边的区域干活,看起来黑呀呀的一片。

    有的人在伐木头作为建筑材料。有的人在挖营房的地基。

    此时北半球是炎热的夏季,而纽西兰这里的气温只有十度左右,夜晚的时候更是接近零度。

    所以他们选择建造那种半地下结构的营房,这样能够节约木材,还更加的保暖。

    五六万人分工协作之下,围绕着小镇的营地终于在天黑之前建好了。

    当天晚上,罗那多和马拉多刚刚躺下睡觉。

    踏实的地铺让人躺在上面很舒服,虽然条件依然简陋,但是要比船上摇摇晃晃的吊床好上千百倍。

    两人很快就进入了梦香。

    一阵“砰砰砰”的交火声在小镇的东南面响起。

    军官吹响了哨子,两人头昏脑胀地又起来穿衣服。

    好在没有让他们冲到交火的地方去支援。

    要不然这些做了那么久的船,又劳动了一天的志愿军估计连枪都拿不稳。

    镇子外面负责夜晚守卫任务的东华正规军提前一步发现了敌人。

    这些纽西兰的嘤国民兵似乎也不是很擅长夜袭。

    很快东华军就将他们击退。

    镇子里的人继续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马拉多他们一直在休息调整。

    指挥官似乎也感受到了战士们连日海上航行的疲惫。

    这个时候去队嘤军进行进攻显然是不明智的。

    但是进攻总要进行的。

    终于,一个星期后马拉多和同伴们踏上了进攻惠灵顿的征程。

    嘤国人组织的兵力有将近十万人,几乎整个纽西兰殖民地全民皆兵。

    他们在道路上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阻击东华军。

    这支东华军前进的每一公里几乎都要爆发战斗。

    马拉多初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他知道自己那个战死的哥哥在战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看到那些中枪的战友,他知道了,原来人被步枪击中之后是那么的痛苦。

    点击下载最好用的追书app,好多读者用这个来朗读听书!

最新网址:www.sjwx.la